由德国人担任了。
丢了面子事小,更重要的是英国人连里子也丢了。
庄虎臣、李鸿章和西洋十一国.签订了条约,这下西洋各国都纷纷跑到中国做买卖,英国一家的垄断就此结束。原先英国人和大清协定百分之五的关税,那是因为就自己一个卖家,税越低越合算,现在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了。庞大的美国资本和日本廉价的商品对英国的贸易冲击越来越大,低税收不但没有保护了英国的垄断地位,反而让英国海运方面的优势被抵消,变成英国商品价格高于日本、美国。英国商品的竞争力越来越低了。如果不是因为美国排华造成了中国人的愤慨,举国抵制美国货,英国人连保持第一对华贸易国的位置都岌岌可危了。
控制中国海关,对于英国来说,现在已经是食之无.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!
所以,庄虎臣提出商议收回海关主权,英国人也不.是很反对。不过,英国人提出了一个令庄虎臣觉得匪夷所思的附加条件。
英国人要求庄虎臣在国内禁烟,同时英国愿意.修改《北京条约》,禁止鸦片输入中国。如果中国不答应,英国公使威胁说海关主权谈判将不予举行。庄虎臣听到这个要求,当时就懵了,自己还没要求英国人禁止输入鸦片呢,他居然自动要求禁烟,难道洋鬼子转性了?
找来美籍顾问.康格和海关的官员问了问,庄虎臣差点笑得从椅子上跌下来,大呼:“恶有恶报啊!”
鸦片战争以后,大清朝廷对民间种植鸦片就已经默许了,等到洪秀全、杨秀清的太平天国兴起之后,朝廷饷用不足,开始征收烟税,鸦片实际就算已经开禁,《中英北京条约》实际上不过是把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给制度化了。
从那以后,中国从南到北各处都种上了大烟。什么东西只要多了,价格自然就降低,鸦片也是如此,尽管中国种植的大烟质量比不上印度,但是胜在价格低廉。而且南洋的华商还把用烟枪吸食鸦片的方法传到了菲律宾、婆罗洲,最后辗转还传到了英国、美国。
大英帝国以前是不禁烟的,因为鸦片除了在中国以外,都只是一种普通的药物,食用的方法也不过是吞食或者是泡在水里饮用,因为鸦片有种尿液发酵的味道,普通人闻见就恶心,所以没有多少人鸦片上瘾。康熙年间,福建有个富裕的残疾寡妇,偶然用洋人香水瓶做了烟灯,又把竹管放上烟膏吸食,这下不但那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没有了,还散发出一股无比诱人的香味。而且据说,那个寡妇的腿也突然好了,能够下床走路。
这下不得了,鸦片在南方迅速蔓延,从此成了中国的祸害,到了道光年间就已经泛滥成灾,这才让清廷下了决心禁烟,最后弄出了一场鸦片战争。
到了甲午战争之后,中国民生凋敝,银子外流造成了种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