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黔川三省交界,千年雄关七星关,两山夹峙,七星河从中间穿出,依山挟水,极为的险要。历来都是蜀楚两地,通往滇中的咽喉。此地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,因此老将庄志城信心满满。
对面的吴三桂,引外夷入关,是大明不折不扣的仇人。七星关众将士,一直呼喊痛骂,要取吴三桂的人头,给大明死难的黎民报仇。
吴军将士,人人被骂的狗血喷头,个个情绪亢奋,纷纷进中军大帐请战。
但年过半百的吴三桂,久经沧桑岁月的洗磨,早已熬成奸猾的老油条。自从跟了大清混日子,他早就对谩骂的蜚短流长免疫。见众将都沉不住气,吴三桂于是笑眯眯地给每人发了一朵棉花。众将当场全都傻了眼。
明军不住地掀起滔天的骂声,吴军却龟缩在营中,就是不肯出头。
七星关太过险要,强攻肯定吃大亏。经过孙可望一番幺蛾子闹腾,明国的实力,已经严重下降。目前对吴军最为有利的策略,就是避战对峙,持续给七星关压力,消耗明国,等待最佳的战机,可以一举直捣昆明城。
所以吴三桂名声虽然不怎么样,打仗还是有一套的。吴军避战不出,明国连续骂了几天,精力耗尽,迅速老实了许多。然而吴军抵在眼皮子底下,明军也不敢掉以轻心。对于吴三桂的乌龟战术,老将庄志城,相当的蛋疼。
交战的主动权,被吴三桂牢牢掌控。七星关明军,只得枕戈待旦,昼夜不敢放松,殷切期盼,援军赶快到来。
杨延寿接到刘文秀的命令,立即带着自己的部队,从播州向七星关火速进发。
播州杨氏,源自太原,自唐至今,延续已经七百余年。由于年代久远,杨氏早已僰化,成为僰人地区,延续时间最长的土司。直至大明万历年间的改土归流,杨氏在和大明的对抗中失败,从此地位一落千丈。
如今天下大乱,杨氏想趁机重新夺回原本的名望。永历朱由榔支持了杨氏的想法,于是杨氏的代表杨延寿,选择了放弃仇恨,和大明合作,共同对付大清。
这次七星关之战,关乎着明国的存亡,不容有失,因此杨延寿带来了僰人最精锐的藤甲军。这支藤甲军,刀枪不入,入水不沉,极善西南山林穿越作战。
刚一到七星关,杨延寿立即利用山林的掩护,突袭吴军的中军大帐。中军护卫队惊得四处逃散。吴三桂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,光着身子跑进了吴应麟的左营。
有了刘玄初和吴应麟的接应,吴三桂终于缓过一口气。
吴三桂一边穿衣服,一边急问军师:“这是什么鬼东西?好像是从地下钻出来的!”
刘玄初脱口而出:“藤甲军!”
军师是蜀人,靠近僰人地区,他曾听闻僰人的藤甲军。况且《三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