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点关系,唐秉的资历比他高得多。
“没有没有,里面请!”
“请!”
二人入内就坐,一番寒暄后,唐秉对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多了些了解。
气质儒雅,谈吐不凡,果然如传闻那般非同小可。
于是唐秉步入正题,笑问道:“不知吴卿今日登门是有何事呢?”
他虽然在秦国朝中为官,但和吴驹一样属于挂职,基本潜心研究学术,和吴驹素不来往,若说无事登门,那唐秉是不信的。
“确实有一件要事。”吴驹说道:“晚辈受命于大王,置办秦国的一件大事,需要唐公助我一臂之力,不知唐公是否愿意帮我?”
唐秉虽然不是吕不韦、嬴励那样的老狐狸,但基本的人情世故也是懂的,自然不会一口答应下来,否则吴驹万一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,他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“不知是何事?”唐秉问道。
“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。”吴驹却也避而不谈,拿出一张折起来的纸,打开放在桌子上。
唐秉定睛一看,上面写着子楚的字,还盖着大印,洋洋洒洒一席话,大致意思就是:
见字如面!
唐秉心头凛然,当即不疑有他:“我为臣子,既拜大王为主,自然要忠君之事,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,在所不辞!”
吴驹微微一笑,收起子楚的亲笔。
他之所以选了唐秉,就是因为对方的条件合适。
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,各国学士中最不乏外臣。
唐秉是秦国人,素以品行高尚而在诸多学士中闻名遐迩,人缘不错,在诸多学子中左右逢源并且桃李满天下。
所以吴驹想要从唐秉身上打开局面。
“那好,唐公既然信任晚辈,晚辈便将事情和盘托出。”吴驹微笑,将科举之事一一吐露。
唐秉听得心惊胆战。
“嘶!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啊。”唐秉抚须,在心头默默感慨道,没想到大王和吴卿竟然下了一盘这么大的棋。
“那现在唐公意下如何?可还愿意参与此事?”吴驹问。
唐秉笑了笑:“当然!听了大王和吴卿的抱负后,我甚至比之前更愿意!”
吴驹笑:“唐公之心,晚辈佩服。”
“是我该佩服你才对,真是后生可畏。”唐秉咂舌,旋即为吴驹倒了一杯茶:“喝茶!”
“请!”
二人一饮而尽。
唐秉呼出一口气,问:“需要我做些什么?”
“参与这件事的所有学者都会被秘密送往一个地方,负责科举的出题,你们将会在那里居住一到两个月,过程中我们会满足一切衣食住行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