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网>其他小说>皇宋锦绣> 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

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(1 / 5)

淮河在京杭大运河上面,处于中段,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淮河的干流之后,就逐步的转入到了支流,淮河干流,一直向西南方向,最终到达河南南阳的桐柏山,虽然同属于河南,可是跟汴梁,可是差十万八千里。

有运河还有一些支流,在这些支流之中,可以一直行进到应天府,然后转入到其他的河流之中。

说起来,从宿迁过来,还有另外一条路,那就是从淮河直接走京杭大运河,然后转入黄河,不过这一条路,实际上,在这个时代,那是不可能,原因非常的简单,因为黄河,现在不全是在北宋的手中,北宋掌握的只是到河北附近,然后接下来,就属于辽国的地盘了。

这一条路,实际上是不通的,应天府也就是在跟淮河的这一条支流的联通之中,形成了前往江南的一条路,成为四京之一。

500多里的距离,以船队超过了100里每天的速度,也就是5天的时间,当然了,因为宿营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,实际上,赵信抵达应天府的时间,超过了5天,达到了7天,可是到达了应天府之后,应天府到汴梁的路,就非常的简单了。

这是整个北宋水域之中,最重要的一条水域了,这是一条联通整个北宋的生命线,每年运送到汴梁和京畿的物资,都是从这里运送过去。

不过上百艘的超级大船,在这个时候,还是相当的引人注目,大船在这一条航道上面,并不是很少见,可是上百艘聚在一起,还是以这么快的速度行进,就非常少见了。

在应天府,本身,这一个船队是会遭遇阻拦的,四京设立的目的,就是为了汴梁多一条屏障,防止被人随随便便的进入。

一条如此庞大的船队,不问问情况,肯定是不行的,可是当他们看到了整个船队的旗号之后,就收起了心思。

赵信前往汴梁,是按照规则,提出了申请,并且得到同意的。

或许,中间晚了半年的时间,可是对于这些枢密使来说,别说半年的时间了,就算是晚上一两年的时间,也算是比较正常的,这些枢密使的事务繁多,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,能够前往汴梁,已经不错了。

在高层之中,赵信的名声不小,甚至在顶尖高层之中,赵信的身份,也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,或许,因为赵信的到来,会让一些人警惕,可是这些人注定不包括应天留守。

北宋的四京之中,最强的当然是东京汴梁,这是一个北宋的首都核心,城市的规模,远远大于其他的四京,几乎是10倍的差距,可是在汴梁之后,最重要的就是大名府。

大名府是北方的重镇,是北方抵挡辽国的重镇,一旦双方的关系紧张,北宋必然会派出一个重臣到大名府驻扎,同样的,大名府也是除了汴梁之外,驻扎禁军最多的一个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