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。
相对于汴梁和大名府,其他的两京,就差了很多,在这个相差之中,河南府又在应天府之上。
河南府,也就是原来的洛阳,虽然经过了时代的变迁,现在的长安和洛阳,已经不是唐朝时候的长安和洛阳了,可是他们的历史和底蕴,让他们的重要程度依然不低,这中间的,完全没有底蕴的应天府,就差了很多。
跟大名府的留守,兼任枢密副使,河南府留守兼任京西西路的转运使,应天府却不是京东东路的转运使,就这一点,就看出来应天府在四京之中的地位。
赵信抵达应天的时候,正好时间在中午,他们预定停船时间,在3个多时辰之后,应天府,虽然是四京之一,赵信却没有想要停留,见到了大名府,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大失所望,在这样的情况下,比起大名府还差一个档次的应天府,当然引不起他的注意。
应天留守一门心思过来,却没想到,连赵信的面都见不到,这种感觉分外的不爽,可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,整个船队,甚至连应天府都没有停留,直接就出去了,他甚至连拜访的机会都没有。
赵信当然不会把心思放在这里,他关注的,是接下来的道路。
从应天府到汴梁,差不多要300里的,这虽然说是一条比较出色的水道,可是这里是隆冬,哪怕他们已经提前预见到了问题,变化依然有。
在4天之前,因为冷空气的入侵,京畿地区,下了3天的大雪,伴随着冷空气和大雪,气温急剧下降,目前,运河已经有了冻结的迹象了。
好在,这一场雪不算很大,三天的时间,也积累的不多,天放晴了之后,气温迅速的提高,在这样的气温之下,冰层并没有进一步的加厚,在汴河之上,只是浅浅的薄冰。
赵信的庞大船队,当然不会是单纯的船队本身,必须要有前导和后卫的,这个前导,主要负责打前站,为他们清理宿营地带的问题,防止有人阻挡,能够容纳100艘1200石大船的宿营地,这不是简单的找的,整个行程之中,才勉强的找到这几个。
其中,最近的一个只有70里的距离,为了迁就这个宿营,赵信的船队,甚至才开了六七个小时,就停下来了,驻扎下来。
过了应天府之后,因为这一条航道,是北宋最为重要的航道,类似应天府这样的港口,也很多,到时不用选择,直接找到城市周围进行宿营就好了。
定海军的旗号,还有东府的同意,这都是较为正常得,再加上定海侯的身份,在每个地方,都可以得到礼遇。
如果说,在淮河的流域,还有淮河的支流上面,赵信的动作,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,伴随着过了应天府之后,这里已经是整个北宋的精华区域,从这里算下来,已经可以被称之为京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