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高,总产量才5万多吨,人均占有才1斤而已,远远达不到平均的水平,市场非常的广大。
不过伴随着产量的增加,还有棉布逐步的普及,棉花的价格,几乎必然会降低的,可是再怎么降低,暴涨接近三倍的产量,也会让收益增加,哪怕种植增长了这么多,产量也增长,可是棉花的价格,也不会的降低很多,大概会降低到40文左右,就算是这个,一亩地的收益,也会超过3贯。
对于一个人可以耕种10亩左右,农民一季棉花,都可以获得30贯的收入,这对于可能一年下来,就是几贯的广大农民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诱惑,甚至首先介入的,是那些地主,农民或许还要考虑,这个口粮跟棉花的收益对比,对于拥有太多土地的地主而言,他们不会考虑这一点,他们考虑的,主要就是收益。
历史上,棉花的大规模普及,也是这些地主,相对于普通农民,他们掌握的资源,信息都不足,他们就算知道种植棉花赚钱,可是也支撑不了的棉花的投入。
现在是推广期,定海军会负责全部的棉花种子,一旦进入到爆发期,在普通人认可了棉花的收益之后,棉花的种子肯定是要购买的。
毕竟,农业科技是基础科技,试验田,各种的实验,这些都需要资金,一个正常的发展,就是依靠着培育出来的种子,持续的获得收益,然后把收益投入到的研究之中。
作为农业,种子是基础,他甚至在的化肥之上,种子决定了先天的基础的,甚至对于棉花来说,还有一个产量和纤维的质量的问题,这些细分的东西,会让种子成为一个不错方向。
到了明年,棉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,一直以来都在积累技术的纺织业,也可以跟随着开启,棉花跟工业相结合之后,所展现出来的力量,那是可以支撑一个国家快速发展。
哪怕明年可能有超过一亿斤的产量,那也是明年的事情,现在,在赵信的掌握之中,也只有450万斤。
450万斤棉花,并不等于450斤棉布,从棉花到棉线,再到棉布,虽然消耗很少,却还是有,制造帆布更是如此,消耗更大。
制造帆布的损耗下来,可能连400万斤都不到,一艘西班牙帆船这样的超级风帆,主力舰4根桅杆,数以百计的风帆,厚重的船帆,一艘船最少需要帆布数千斤,甚至是上万斤。
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,这些帆布,可能连400艘船的都造不起来,纵横七海需要多少的帆船,一万艘不多的,单纯这个,对于棉花的消耗就非常可怕。
航海是要慢慢的发展的,万艘只是远景,现在目前动工最大的船,也不过是300吨左右。
这一艘船,实际上,是寄托了很多期望的船,300吨,换算下来,就是八九千料的样子,对于可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