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和大陆了,反倒不容易测试出海船的性能。
靠近岛屿或者大陆的海洋,跟真正的深海,这并不是一样的,现在,丁海军不过是开启了那些子项目的测试,最大只有一千多石的海船,他们更多的还是旧时代的海船,远近问题不大。
可是现在在船坞之中,正在逐步建造和成型的船只的,他们是真正的远洋帆船,这个帆船,寄托着赵信对于海洋的野望,这样的一个船只,哪怕是在海试的时候,也不可能只在海岛附近测试。
赵信是知道深浅的,不可能还没有熟悉的新船,就让他们深入到海洋,比如说,跑到日本附近的,那些深达2000米以上的海沟去测试的,深入到海洋深处,可能遭遇意外也会增大,万一遇到了一个热带风暴,那不是这些不熟悉的水手,所能够应对的。
不可能让他们太过深入海洋,可是的深入个200公里左右,在第一岛链的位置结束,也就是的,从日本的岛到台湾的这一个岛屿带的,进行活动,还是可以的。
这个距离,别看很简单,在北宋,海船最远连上万里之外的印度,阿拉伯都去过,可是深入到大陆200公里以上,那是从来都没有到过的,否则的话,以整个中国人的活动能力,怎么可能不发现大洋洲。
从东南亚到澳大利亚的,中间只是隔着一个不足61万平方公里的帝汶海,也就是说,宽度也就是408公里左右。
可惜,就是这么一个深海,隔绝了宋人前进的道路,沿着岛屿和大陆,跨越个几十公里,或者是百十公里的,都没有多大的问题,可是一旦超过了200公里,那就是一个天险,这一点,在元蒙远征日本,遭遇到神风,全军覆没之后,再也没有出现了。
第一岛链,这个在21世纪,成为了禁锢中国发展的链条,让中国花费了几十年,都无法突破岛链,在这个时代,只是一片蛮荒之地,或许在一些较大的岛屿上面,有些人,却都是一些土人,他们根本无力抵挡来自北宋的精锐部队,更别说划时代的海船舰队。
现在,这个想法,只是在赵信的心中,并没有辅助实际,一旦宣扬出来,对于整个北宋的航海和造船来说,都是一个史无前例事件,整个北宋海船之中,几乎没有越过的距离。
从某种意义上面,这个岛链,实际上,代表着浅蓝和深蓝之间的差别。
在岛链的内部,水深度都是比较浅的,因为岛屿密布,加上靠近大陆,这里的大海,绝大部分都是大陆架,因为靠近大陆比较近的关系,风浪也不是那么大,毕竟,风在海平面上面,所受到的阻挡,跟在陆地上,还有众多的高山陆地,这是完全两样。
台风和热带风暴,在海上形成,一般是在赤道附近,然后疯狂的向外扩散,哪怕走过数百上千里,甚至是万里,都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