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部分,从大名府出发,向幽州的任何一个方向,都不会超过1天时间,这也让幽州各方面的工作,迅速的达成。
韩琦早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专列,并且提前进行了调配,在铁路线上,整个时刻,是一个运行图,任何的一点变化,都会引起整个铁路运行的巨大变化,一些必要的控制和停止,这才是铁路上需要的,而专列,是最高等级的。
惊人的高速,让这么一个轻便的专列,在1天的时间之中,就越过了原来可能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够跨越的距离,速度缩小了距离,也让中枢的控制更加的严密。
走的时候,是清晨,一天一夜的时间,韩琦抵达了汴梁的实验,也是在清晨,轻轻的风吹着,甚至蕴含了夜露的味道,韩琦在朝阳之中,缓缓的走下火车。
汴梁车站,跟几年前,汴梁应天铁路第一个修成的时候,这里一片荒地,因为只有荒地才能够建设火车站。
跟北宋的这些官员不一样,赵信很早就知道,汴梁的火车站必须修建的非常庞大,参考一下后世的北京就知道了,那是21世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,这个时代,简陋的火车,需要的占地面积更大。
因为提前考虑,火车站的位置,距离汴梁有些远的,经过了这几年,最少有20条在汴梁这边交汇的铁路线,让这里的模样大变,不但铁路线多了很多,也因为繁忙的人流和车流,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城市,变得热闹了很多。
提前告知的关系,汴梁这边是知道韩琦抵达,不但有一辆很高规格的马车等待,而且走特别出口,直接就离开了火车站。
火车已经开发出客货两种的用途,汴梁又是首都,人流量相当的大,火车站广场上面,当然是川流不息的人流,在哪里出站,太浪费时间了。
在一条较为的偏僻的门,悄悄的出来,可是在拐上主干道之后,人却突然多了起来。
在后世,火车站都是最为热闹的地方,在这个时代,应为北宋修建了大量的铁路之后,也不例外,在广场附近,甚至周围的几个街区,这是汴梁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。
不但人多,车辆也不少,北宋的高速发展,特别是定海军提供的各种装备,让马车一下子流行了起来,各式各样的很多,甚至连简单的指挥交通的人员也出现了,一个个的马车在人员指挥下,进行梳理,然后按照次序行驶,否则的话,以这里的人流量,分分钟都会堵车。
马车之中韩琦,并没有随着马车的走走停停而恼怒,距离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演习,已经有两天多的时间了,就算是再怎么震惊的事情,到现在,也归于平静了。
作为一个首辅,作为一个在万千读书人之中,脱颖而出,做到了最高位的人,就算是整个仁宗朝,跟韩琦并肩的,也就是十几个,真正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