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。
在中部一号的大本营之中,在还没有彻底完工的楼房的旁边,一个庞大的帐篷树立起来,一个目前已知探明的海图,豁然的挂在这里的,未来,他们整个先头部队的任务,就是探明周围的一切,把未知范围的海图,都给探查清楚,让他们成为已知的,成为定海军已经掌握的海图的一部分。
每一次固定的探查,有目标和最终的方位,一组人会统一的回归,在大本营之中,上传所记录下来的海图,然后有专门的人员,对海图进行补充,然后填充到每一个人的海图之中,在这样已经确定好的海图,进行下一步的探查,这样不但不会浪费,还节约时间。
飞剪船的船速,一天最少也是200公里以上,3天的话,全速前进,差不多能够走600多公里的样子,可是所有的探查船队,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,他们需要探查,需要避开危险,在遇到了岛屿的时候,还需要记录。
实际上,每天也就是80到100公里左右,一般而言,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,会前进4天左右,再用3天的时间回归,一个周期大概探寻250公里到300里之间。
整个探查的范围,当然不止一个方向,既然要探查,那就好好的探查完毕,把一些关键性的岛屿,或者是有一定好处的岛屿,都给探查一遍,至于耗费,本身,这个面向,海洋,都不是短时间,能完成的,这一点不但赵信知道,庄吉也知道。
最初的时候,整个探查的过程,是摸索的,慢慢的来的,最初的时候,甚至每天能够探查50公里,已经算是不错了,因为千岛群岛之间的岛屿相对比较的密集,一旦进入到岛屿密集地带,探查的速度,也会大大的减少,毕竟,发现了岛屿,要进行记录,衡量岛屿的一些基本特征,位置,经纬度,甚至是图形的样子,这些都需要时间。
50艘船,算上人员,一千多人,这就是庄吉能够动用的力量,他没有贪功冒进,而是立足在自身,就在中部岛屿附近进行探查,先把自己的周围的一切弄清楚,再考虑到继续下去
50艘肯定不是最终的数字,那是临时的,开启整个航海探险数字,以定海军的生产能力,大概10到15天,就会有一批飞剪船,跟第一批50艘相比,后面的,每一批都扩大化了,后来,第二批第三批,一共600艘的飞剪船,逐步的进驻了中部一号开始,人手和船队增加了。
人手增多了,就不能按照原来的方法,分成九组,或者是更多,这样平整的去排列,每个飞剪船的效率并不高,在经过了认真的研究,还有这一个月的时间之中,在探险之中的收获,庄吉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在整个探查的分组上面,分成了几个部分,一个部分算是主力,大概占据了所有的船只的一半左右,这些船的主要的目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