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大明略> 第214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

第214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(2 / 5)

始时装作不屑一顾的姿态,最后却不漏声色,将仲逸推了出去。

一向自恃清高,这次,果真要为难这位侍郎大人了。

……

“逸儿,一会去袁某府,晚饭一起”,众人散去之后,仲逸原本打算回家,却被袁炜叫住。

“不不不,学生本该是要请袁大人的,只是酒楼茶肆这些喧闹之地,恐与大人的身份不和”,见四下无人,仲逸便自称学生。

今日之事,本应对袁炜表示谢意,如何有袁府吃晚饭的道理?

“举手之劳,不必多礼?令师当年对袁某有恩,这点小事算什么”,袁炜四下随意望望,刻意压低声音:“筠儿又闹脾气了,袁某看她倒是挺听你的话,帮忙劝劝她吧”。

“袁若筠,袁大小姐听我的话?”,仲逸心暗暗自嘲起来:‘我听她的还差不多’。

既然提到袁若筠,仲逸断断是没有拒绝的道理:袁炜并不知晓他们‘师徒’之间的关系,但冲着师父的关系,也得听袁炜的。

“既是这样,学生先准备一下,一会单独来府”,仲逸无须问袁若筠所为何事,但人家堂堂礼部侍郎坐的专轿,自己一个小小庶吉士,二人也无法同路。

“如此也好,那半个时辰后再见”,说到自己的宝贝女儿,袁炜时而欢心,有时却头疼不已。

出了礼部院门,仲逸直奔若一当铺,如今的当铺是他一人说了算,再也不用担心罗龙横插一刀。

当铺实际经营由老姜头与罗英二人打理,登记簿也是罗英的名字,除了正常的工钱以外,仲逸决定将当铺一年的红利拿出两成给他们二人,这在别的店铺是极为罕见的。

如此,他的心里也能好受些。

剩下的八成红利,仲逸为袁若筠留五成,自己留三成用于日常开支与贴补家用。

袁若筠对银两没有概念,但仲逸还是决定这么做:如此,也算没有坏了二人当初开当铺时的约定:红利各自一半。

若有朝一日当铺转出,无论盘下多少银子,都归袁若筠。

即便如此,袁若觉也帮了很大的忙:否则,仲逸在京城的开销,还有当初捐纳所用银两,从何而来?

……

“姜伯,给我拿一块砚台,还有好的徽墨”,回到若一当铺,仲逸便觉得回了自己家一般。

如此一说,却让一向古板的老姜头犯了难:“少东家,墨好说,这砚台嘛,倒是有两块,都是过了当期,客人不赎了,我正准备出手呢。只是两者相差悬殊:一块价值一千两左右,另外一块近二百两,不知少东家想要那一块?”。

老姜头果真刻板,自从仲逸进了翰林院后,他依旧称作‘少东家’,当然这都是私下里,若换到有外人在,那也是喊一声‘仲大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