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’。
在老姜头的眼里:只有真正的东家或少东才是做买卖的。
“,二百两的那块吧,包装一下,我送人的”,仲逸心里盘算着:若一下子拿出价值千两的东西,袁炜必定会认为当铺太过暴利,一旦他问起细节来,难免会牵扯到袁若筠。
此外,这次带着一千两的东西,那下次再去府,岂不是要两千两,或者更多?
我可没有这么多银子,况且这些东西有一半是袁若筠的,送给袁炜,其实也是从左手倒腾到右手而已。
若其内情被知晓,不知这位礼部侍郎作何感想?
片刻之后,老姜头已将东西包好,他一如既往的习惯从不会改变:不该问的不问,不该说的,打死也不说。
只是眼下这情形也不难看出:他们的仲少东家去了翰林院,来往些房之宝也实属正常,他毕竟有庶吉士的头衔,出手不能太小气。
罗英与小地瓜也凑了来,之前仲逸做真正的少东家时很少来当铺,即使过来,也是呆片刻的功夫。如今忙于翰林院的差事,见面的机会更少了。
“改日,定一桌酒席,还是老地方,咱们好好喝一杯,算我的”,这二人为当铺出力不少,私下里都是自己人,仲逸自不会亏待他们。
当初罗龙离京时曾差人找过小地瓜,当然是问询仲逸的一些事。
只是自从仲逸探望过小地瓜的母亲之后,他早已一心跟着仲少东家,罗龙再问什么,那结果也是:毫无结果。
“仲大哥,你平日里请的够多了”,小地瓜面露难色道:“阮怀若与章苏二人又回到贫民区,我看这二人整日闷闷不乐的,不知能否再请他们来当铺做事?”。
“此事……,我已知晓”,想起师父离京之时曾说过的话,仲逸也不敢擅自做主:“此事,再看看吧,看看再说……”。
“好,我明白了……”,小地瓜知道仲逸做事一向谨慎,想必早有部署,他自然不敢再多言。
出了若一当铺,仲逸朝袁府走去,一路之,他慢慢悠悠、极其清闲,现在距离饭点还早,权当消遣了。
街行人如云,有闲逛乘凉的,有朝各家酒楼客栈找座而去,也有人忙着去灯红酒绿之处找乐子。
来去自如、各有所图,沿街店铺、饭莊的小二吆喝之声连连,此等情景,俨然一副众生百态、居家过日的生活画卷。
除了考进士集体面圣之外,自从做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后,仲逸再未见过嘉靖帝,连同严氏父子、徐阶等人,也只是听说而已。
高拱倒是例外,他毕竟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,只是虽见过面,但并未说过几句话。
今日章选拔之时,虽与这些人相隔数丈,但依旧没有见过‘庐山真面目’,连接他们的,其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