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配。再说,你只是呆一年,西北虽风沙大,但毕竟六品升五品,一年后再回户部,你也是五品郎了”。
樊予指着仲逸:“我与李兄,都是五品了,你这个正六品的侍读,也要抓紧啦”。
被樊予这么一说,仲逸才缓过神来:“不不不,兄弟我对这个六品侍读,满意的不得了,愿紧紧跟在二位兄长之后”。
哈哈哈……
他们那里知道,仲逸心的所想:却是另外一件事。
当初外叔公曾说过,严氏在榆林府插手煤矿,后来到了刑部大牢后,又遇到大理寺的倪庚辉,再次提到榆林府之事。
次面圣时,仲逸曾向朱厚熜请旨:想到榆林府走走。说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情。
同时,榆林府与鞑靼据毗邻,还能了解军情。
朱厚熜没有当面准允,但也没有拒绝。
李序南要去榆林府,正好可以帮大忙。
如今看来,一定是因为李序南在户部,那被人栽赃的一千两银子之事,以兵部郎严磬、户部郎赵谨,以及他们身后的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戎一昶的能量。
要办成此事,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至于李序南由户部六品主事,升为知府衙门五品同知,或许正是为掩人耳目:毕竟,他是高升了,总没有人怀疑,是有人在故意整他吧?
至于一年之后,李序南再回户部,还要当五品郎,没有那么简单了。
榆林府远在西北,天高皇帝远,这一年的时间里,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:如,李序南若办差出了什么差错。如,他突然发生‘意外’------被人暗杀。
或许,这也正是严磬等人设法将李序南,调离京城的缘故吧?
这种事,一般不会立即发生:想必,李序南刚去榆林府时,不会有什么障碍。但越到后面,越不好说了。
仲逸暗暗道:看来,我也要尽快安排西北之行了。
“说了半天,李兄何时启程?”。
如此一问,李序南一脸苦笑:“年后,年后走”。
樊予再次打趣道:“年后好啊,正好赶明日的朝廷盛宴”。
盛宴?
对啊,明日是朝廷的------盛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