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大明略> 第353章 出手(上)

第353章 出手(上)(3 / 5)

下马,向仲逸追问道:“此处没有外人,但说无妨,我当初答应过倪大人,一定将此事翻出来,或许倪大人还能无罪释放呢”。

忠心与仗义,往往与才学、身份、贫富无关,刘大顺出身低微,大字不识几个,如今也只是个大煤矿的二头。

只因当年大理寺左寺丞,倪庚辉对他一家有恩,他便以死相报。够爷们、够仗义。

“大顺哥,稍安勿躁,前些日子,时机还未成熟,现在我们终于有了机会”。

仲逸直言道:“听着,明日午,朝廷两位钦差:刑部王侍郎,都察院张副都御史,连同你们榆林知府、通判等,神府知县、县丞,还有一干衙役,都会路过三边镇”。

刘大顺瞳孔放的老大,一脸的疑惑不解:“这么多人?还有钦差大人?乖乖,这是要捅破天了呀……”。

对刘大顺而言,莫说知府大人,是他们的知县大人,他总共也没见过几次,且每次都是跟在马三爷身后,远远的看他们在谈论着什么。

至于钦差,在他没有见到大理寺倪庚辉之前,或许只有在戏、说书里听过,要说亲眼一见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
“仲大人,照这么说,大煤矿的事儿,都被朝廷知道了?这么快派钦差大人来,我们可如何做准备呢?”。

刘大顺一脸憨厚的说道:“你既是倪大人信得过的人,便是我大顺信得过的人,怎么干,你说吧”。

末了,他拍拍胸脯保证道:“我娘临终前吩咐过:倪大人是好人,是我刘家的大恩人。只要是他的事儿,是豁出去性命,也绝无二话”。

仲逸微微摇摇头,轻轻一叹:眼前这人,勇气固然可嘉,但做事儿,还是差了些火候。

看来,刘大顺还是没有弄清其来龙去脉,尤其是此事背后的奥秘所在。

不过,这些事儿,也不需要向他说明,多说无益,反而坏事。

“大顺哥,事已至此,我们长话短说”。

仲逸也不再绕圈子:“大煤矿夜里干活,凌晨时分,正是大家困意最浓之时,届时防守松懈,若选择哪个时候动手,最合适不过了”。

他的主意不难理解:凌晨时分,睡意正浓,所有苦力联合起来,苦力人数远超打手,那怕以五对一,甚至以十对一,也可迅速将这些打手控制起来。

之后,将这些打手捆绑起来,烧掉周围简易小屋,放走院野狗、马匹,将大煤矿弄的乱成一团,之后再各自逃命。

而那个时候,榆林知府已陪着两位钦差大人来到三边镇,大煤矿距离三边镇很近,发生那么大的动静,自然很快被镇的人察觉。

作为刑部与都察院的两位三品大员,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?

一旦让二位钦差知晓大煤矿之事,况且再有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