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够细致入微地理出这条小线索,然后精准用药。
这就是真正的中医细致辨证的高明之处。
黄素继续说道:「临证非难,难以用心,处方宜慎,慎则周详。」
《医学心悟》讲,思贵专一,不为浅尝者问津。学贵沉潜,不容浮躁者涉猎。
治病不是为了分高下,也不是为了斗快速,这些都只会助长贡高我慢,心浮气躁。
更不是把病人当顾客,希望病人越多越好。
真正的医生,他是希望病人越少越好。但愿世间皆无病,何妨架上药生尘。跲
有位叫李台春的医生,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。一般药堂开张方子都保密不外传,在他这里开方都是公开的。病人想到哪抓药,他都不计较。哪里的药好就去哪,而且诊金随便给。
人家问他,你学这么多年医术图什么呢?辛苦总得有些回报。
他说,吾以医救人,非以医营业。医乃活人术,不作牟利计。
他还乐普好施,经常给贫病者施医送药,很少积累家财、贫病者每天都围满他的诊室。
八十多岁了,还在出诊,精神饱满。
人家问他,你自己虽然过日子无忧,但总得留些财产给儿子、孙子吧?
他笑笑说,人遗子以宝,我遗子以贫。吾学医志于道,不志于术、不以术谋利。跲
说白了就是李台春老先生志在学医悟道,并不是借医道来谋取稻粮,结果他的儿子个个出息,孙子也很能干,都是秉承老先生的乐于助人的精神。
财物传家只能传一时,而精神传家却能传世世。
一般人只视表面的财宝为宝,真正的智者却把做人的精神看成最贵之宝。
所以这种医生,到了病人家中,根本不会看他家是否富丽堂皇,饮食是否山珍海味,他看的是有人在受苦。
孙思邈讲,夫一人向隅,满堂不乐,何况病人苦楚,不离斯须。
只要你的病人一天吃不安、睡不好,你就要仔细琢磨,为他们寻求医治之法。
所以一个大医是替千家治病,哪里有闲时间安然娱乐、骄傲自得呢?跲
他每天研究疾病都嫌时间不够用,怎么可能到外面下馆子大吃大喝,到娱乐场所丝竹凑耳呢?
在想想路老以百岁高龄,依旧坚持医院一线,给病人看病。
黄素最后总结道:「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,应能使思想纯净,自我内省,目不旁视,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,气度宽宏,堂堂正正,不卑不亢,不被利诱。」
黄素讲完大医之体,又开始背诵为医之法的内容。
夫为医之法,不得多语调笑,谈谑喧哗,道说是非,议论人物,炫耀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