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头面,脸红脖子粗,好像上冲的气球一样,这样很危险。容易脑出血。
你看那些老年人,很多就是一激动生气,脑血管破裂了,中风偏瘫了。
但为什么年轻人会很少出现呢,因为年轻人身体自救机制强大,一生气,他就会跺脚。
一跺脚,气就会往脚下跑,如果你有意地训练跺脚,像跳踢踏舞一样,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发脾气的害处。
比如说,发脾气后头痛肋胀,耳朵嗡嗡响,吃不下饭,这些都是怒则气上的表现,然后直接跺脚,跺脚则气消。就这么简单,中医叫上病下取,阳病治阴。
像性子火爆、易怒、爱发脾气的人,每天左右脚各跺脚一百下,你会发现胸闷的情况会得到很大缓解,脾气也会变得缓和,心情也会慢慢变得舒畅。
尤其肝郁气滞跺脚的时候会伴随着放屁。
这就是随着跺脚和注意力下注,周身的浊气被撤下来,放了几个屁,胸中畅通无阻,就像乌云被风吹散一样。
韩教授继续介绍道:“我们常见的中医引导术有易筋经、八段锦、内家拳法的太极拳等,这学期主要教授大家的是八段锦。”
韩教授开始教大家练八段锦。
八段锦顾名思义,就是八大动作,简单易学,老少咸宜。
韩教授考虑到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医引导术,每个大动作教两到三个课时。
韩教授说道:“这节课,我们学习的八段锦的第一个大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。”
韩教授一遍演示,一遍继续讲解到:“练习中医导引术的基本操作内容包括: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简称“三调”。练习中医导引术的过程,就是从三调分别练习入手,进而达到三调合一的境界。”
调身,就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,使身体的状态与练习导引术所要求的境界相适应。
调息,是调控呼吸的运动,又称练气、调气、吐纳等,通过调控呼吸而孕育和引导内力。
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活动,也称炼神、炼己等,将意识活动从外向转为内向,改变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,从而进入到一种“虚灵、宁静”的导引练功状态。
这些动作确实很简单。就像做早操一样,如同普通的伸展运动,扩胸运动、踢腿运动。
只不过练八段锦时,节奏更缓慢。更适合养生,更适合初学者和体质比较差的中老年人。
韩教授在教八段锦都是悠闲缓慢,节奏不快,很适合初学者自己观看,了解每一个动作。
为什么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呢?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。
动作要领也很简单,两手心朝上(捧)、两手相合(调整呼吸)、起身上托(吸气)、两臂上举(呼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