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东方直布罗陀
在马尼拉完成了物资补给和橡胶装船,我们靠港休整了两天。而后,奔赴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——渤泥国的文莱港。
从马尼拉出港到文莱,这条航线我们曾经走过一次,比较熟悉。从斯里巴加湾转向加里曼丹岛西侧,航行两天后即到达了文莱港。
在文莱进港前,我们进行了例行侦察,感到现在的文莱港明显比我们上次来要热闹一些,港里多了一些南洋的小商船,还有几艘看起来是印度风格的帆船。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两艘海运福船正停在码头上,不少人正在船上卸货,看起来忙忙碌碌的样子。
我们继续按照预案执行,“扬威号”负责警戒,“超勇号”靠上码头,警戒区和岗哨设置完毕后,我和李志雄、徐闻在神机连的护卫下准备下船去李氏海商的商铺。
这时,卫兵报告,高福祥带人从码头上过来。我们把高福祥迎进内舱,互道辛苦。经过了半年多,高福祥看起来气色不错,满面红光的样子。他给我们汇报了一下半年来的情况:经过占城一战,萨摩林商会再也没见踪影,而且我们大明琉球海商的旗号也获得了南洋各国、各港的认可,贸易往来更是畅通无阻,让我们在南洋各港均是受到了不少礼遇。于是这半年来,高福祥带领留下的伙计和水手,用两艘福船的香料和两万两白银的资金,重开商号,开始在南洋各国之间贸易,占城的稻米和工艺品、马尼拉的鱼获、苏禄国的布匹,都是不错的贸易商品。高福祥掏出账本说到,目前已经新购置了两艘海运福船,扣除人员薪资和必要花费,盈利超过一万两白银。
对这个成绩,我和李志雄颇为赞赏,不但站稳了脚跟,恢复了场地,添置了新船,还能有所盈余。所以以实力为后盾的贸易,才是长久的贸易。于是,按照事先商定的奖励方式,对商号全体船员水手和伙计掌柜进行了奖励。
傍晚,我们一行都到李氏海商商号里用餐,这里已经经过改造,焕然一新,虽然不能说达到了遭受劫掠前的水平,但也基本恢复了原貌。根据李志雄的提议,我们决定将这里作为东方公司的渤泥国文莱商号,所有旗号改为“大明东方公司”,由高福祥任都统,授指挥使之职,总体负责各项事务。
尤其令人欣慰的是,商号后面的货栈里再次堆满了木材、香料和粮食等商品,还有不少好似是阿拉伯的金属器具和工艺品,据说在本地销售的还不错。我特别注意到,在这些货物之中,有几台落地式的立式钟摆,据曹福祥说,这是自印度采购的西洋钟表。这几台钟表是西方最初形态的机械钟,虽然不是那么精准,且价格昂贵,每台都价值白银千两。但这说明随着西方对印度航线的开通,西方货物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印度。
船队在文莱停靠了一周,曹福祥和徐闻按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