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文成事先拟就的物资单据,采购了远航必要的食品和酒水。我将高福祥货栈里的四台西洋立式钟摆买下,超镇二舰各装一台,剩下两台暂存在货舱。
而后,我让曹福祥将文莱商号暂时托管给其他掌柜,让他装满两船木材、绳索和必要工具,随舰队出发。我们的计划是打通文莱港到新加坡的航线。这时的南洋区域,还没有新加坡这个概念,大家更多的是知道马六甲。但我认为,这正是个好机会,在各方势力的空档期,抓紧时间抢占新加坡,建立我们的商号,作为我们进入印度洋的门户和远航的立足点。
虽然我还没有去过马六甲或是新加坡,但是李志雄、徐闻和高福祥都去过多次。这次舰队从文莱出港后,向西偏南航行,穿过南海,直奔马来半岛最南端的岬角,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之地,素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战略要——我们称之为新加坡。
航行五天之后,我们到达了马六甲海峡的东口,也是马来半岛的最东南端。
这是一片比较平坦的陆地,植被茂密,大树参天。不远处有一条宽阔的河流,河水清澈,缓缓入海,正好在河口南侧有一片相对平缓的高地。舰队在河口处下锚,放下小艇,水手们一边测量着水深,一边小心驾船,慢慢靠在岸边。这里水湾平静,水深超过十米,正是一个天然良港。
我和佛朗、李志雄简单画了一个草图,大家商议了一下,一致认为在这片河口高地建立一个基地相当有利,而且经过勘探,也有必要在附近的岸边建设简易码头,作为将来长远发展的根据地。
我和佛朗、李志雄、李长昊、吕振鹏、王凌飞等人乘小艇登陆,在这片河口和高地附近观测了一番。这一片方圆有两个足球场大小,土质坚实,附近还有大块的花岗岩,正好可以作为建筑原料。
我们根据实际测量情况,画出了一份草图,计划建设一个小型的要塞,并在视野较为开阔的地方,设置一个炮台,把我随船带来的十一式150毫米口径舰炮装在这炮台上,可以控制这周边一大片水域。
我们决定,将这新要塞命名为:“东方公司新加坡要塞”,同时设立简易码头和货栈,作为将来我们远航的补给点和中转站。这项工程,由王凌飞带领玄武连负责。同时,待高福祥那两艘满载木料和工程材料的海运福船抵达后,一同开工建设。
这段时间,我们舰队就停泊在河口,不断将舰上的人员、装备搬运到工地上。
两天后,两艘海运福船如期到来,运来了各种工程材料。玄武连在王凌飞带领下,开始平整土地,砍伐树木,搭建临时工棚。
就在我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附近的村民纷纷过来围观,兜售各种水果和鱼获。原来在这河湾上游正有一个市镇,不少原住民和部落都在这里交易货物。我带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