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 大善举(4 / 6)

到了机会,便开始做这些人的买卖。

就在这个时候,驸马县令又出了一道公告:设立香山县钱庄。

这又是一个新鲜事情,顿时引发了所有人的讨论。

“你们听说了么?驸马爷又出新招了,这次最是新奇了!”

“什么新奇,快说来听听!”

“驸马爷设了个钱庄,说是把钱存到那钱庄里,不但不收保管费,而且还给你钱,就相当于是钱庄借你的钱,要给利息。存一贯钱,一年就能多给你五十文呢!”

“什么,这是真的么?驸马爷这是怎么想的,这亏本的买卖也做?”

“驸马爷是没钱了么?不可能吧?”

“还有,还有,我们香山县的百姓,可以从这钱庄里面借钱,但是,这个利息绝对不高。以前马如海那借钱,借一贯钱,一年就要还两贯钱。但是驸马爷这个钱庄,借一贯钱,一年要还的利息只需要一百五十文钱而已!”

“真得么?还有这个好事?”

“……”

钱庄这个,真正发展起来,还要到明末清初。不过如果追溯起来的话,唐宋就开始有了,叫做柜坊。但是这个柜坊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,收取一定的租金,商人需用时,凭帖(相当于支票)或信物提取。和后世的钱庄是完全不同的。

当然了,如果只是放贷的话,华夏历史上很早就存在了。但是,在古代放贷的年利息,很多都是百分之一百,就连官府也有做过这样的事情。

比如,隋唐时期,朝廷设置了一种叫“公廨本钱”的专款用于官方发放贷款,其职能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银行。公廨本钱由由各州令史经管,借出五万本钱,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,年息约达100%。

一直到北宋王安石变法,出了一个青苗法,是一期五个月的贷款时间,利息是20%,算起来就是年利息48%。

按理来说,这个利息相比以前,那是要低多了。但是,架不住底下执行的官员各种乱搞,比如强行放贷,你没这个需求也要你贷;还有,给你加各种手续费等等。

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这个放贷算到了政绩里面。最终导致了放贷乱相,最后被迫停止推行《青苗法》。

但是,张一凡这个钱庄,就完全不同了。

首先,肯定不会强迫,香山县百姓不管是借或者贷都是自愿。

第二,存款年利率是5%,借款年利率是15%。其中,古代是没有存款利息,反而是保管费;而借款利息,也是史上最低的。

张一凡这个钱庄,同样得益于大胖子马如海。因为这个钱庄的出炉,绝对又是损害豪强的利益,是豪强所不愿看到的。恰好,香山县的豪强,被张一凡给一网打尽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